希望的田野|中方:制种基地稻花飞舞“赶花”忙
2022-08-29 12:05:3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杨丽群 | 作者:肖文晋 陈攀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9690

中方融媒8月29日讯  时下,正值杂交水稻抽穗扬花的季节。8月26日,中方县杂交水稻陆续迎来“赶花授粉”的关键期,在黄溪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,阵阵稻香扑鼻,三三两两的“赶花人”掩映在层层绿浪中。他们手拿绳索,两人一组,一人一头,在水稻田块里不断掀动稻穗,将父本的稻花花粉扬起来,给母本稻花授粉,使母本结籽壮籽,实现稳产丰产。

“昨天晚上铜湾镇下了一场大雨,今天又是大晴天,真是赶花的最好时节。赶花首先要看这个父本的花蕊,花蕊开始散粉的时候,就赶第一次,赶第一次的目的不是赶花,而是把叶片上的水分赶掉,增加泥温上升,加速花蕊开花散粉。”湖南奥普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向开富告诉记者,“我们现在赶花是改变了以前那个传统的观念,以前是一个人赶两亩地都非常吃力。现在我们改用绳子,两个人一组,一块田一块田的赶,省了劳动力,还增强了效益。”

据了解,中方县属于山区,稻田呈梯田状层叠分布,不适合机械化“赶花”。作为杂交水稻制种重要生产环节,赶花效率直接关系着产业稳产增收,目前,全县绳索赶花已逐渐取代了以往的竹竿赶花,更好适应产业规模化发展。

铜湾镇是中方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核心种植区,这里海拔适合、气候适宜、水质优良,依托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条件。去年,松坡村种粮大户廖芳华看准时机,将自己300亩水稻田分出160亩用来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。 

“我觉得制种产业有很大的契机,今年就种了160亩制种地,我们和奥普隆签单是18块钱1公斤,每亩能达到200多公斤,产值能达到4000-5000元每亩。奥普隆公司还随时派出技术人员亲自到田里来指导,手把手地抓。政府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派专业技术人员来指导,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困难。”廖芳华高兴地说,“明年我打算继续扩大面积,发展制种产业。”产业兴旺不仅点燃了致富梦想和“发展引擎”,也挺起了乡村振兴的“铁脊梁”。

66岁的杨邵和是铜湾镇黄溪村村民,农忙时节,杨邵和就到制种基地打零工补贴家用。“不用出远门,来这里‘赶花’,早上来,中午11点就休息,一天有90块,可以贴补贴补家用。”杨邵和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。

按照“公司+基地+大户”组织方式,今年,中方县共发展杂交水稻制种面积6032亩,有50亩以上制种大户18户,今年预计生产种子90万斤,年产值达705万元,可带动10万余人次就近务工。

责编:杨丽群

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

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!